<閱讀> 選擇住在小房子

by sammi

如果可以選擇,你會住大房子還是小房子?

你一定想,這還用問嗎?

房子大一點,能夠更舒適

房子大一點,家就不會這麼亂

房子大一點,就能有更多收納空間

大房子=舒適=過上好日子

如果在不考量經濟能力下,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選擇大房子吧!

這樣的思維是我們普遍大眾的認知,我也因為這樣的迷思長達一年的時間在尋求更大的房子,直到閱讀了這本書讓我對「家」有重新的定義,不是大就好。

這本書介紹了8個日本小宅家庭實踐「小房子.好日子」的簡單生活,原以為住在小房子裡人口應該不會太多,但書中的案例住戶人數大多是2人~5人,居住在不超過20坪的房子內,印象最深的是,有一戶鈴木5口之家,住在16坪的房子裡真得深深得敬佩這位媽媽(鈴木),即使空間不大,鈴木以自己的邏輯決定需要什麼、不需要什麼,結果就是用得到的東西絕對不缺,令人佩服。

打破「空間小就是擁擠、生活不方便」的迷思

小房子給你的印象是不是「住在房子裡一定很擁擠吧!」「小房子的家應該很亂物品都沒地方放」「我家這麼亂因為家裡小」(好吧!!這是我當初的迷思)。

但是這些屋主並不覺得房子小很不方便,反而很得意得能在小空間裡自在的生活。狹小的空間對他們而言不是缺點,反而成為優點。如小空間打掃起來輕鬆又方便,小空間料理時一轉身就拿到東西,小空間可以發揮創意創造更多生活樂趣,小空間家人比較容易凝聚在一起。

不要去想「要不是住在小房子」而是以「幸好住在小房子」的思考現在的生活。

清楚自己的需求,專注於當下

書中的屋主對於自己的需求非常清楚,如有些人在意通勤時間,與其住在偏遠的大房子,不如選在公司附近的小房子,住在自己喜愛的地段,省下通勤時間與家人相處;因為想要擁有自己設計佈置的房子,因為空間不大,才能在翻修時實現自己的夢想,不用因為空間大預算考量而放棄自己理想的樣貌,能依自己藍圖規畫自己真正想要居住的空間,是很幸福的事;因為小房子沒有龐大的房貸壓力,更有餘力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,不會將就的過日子。

提升管理物品的能力,發揮生活創意

一般對於房子擁擠雜亂都會怪罪於空間太小,但實際上,若住在小房子會塞滿物品的人,即使換到大房子依舊會一團亂,這就好比一杯水,當水滿出來時你不能怪杯子太小,應該去思索是不是水倒太多了,如果不去控制水量,即使再大的杯子都會溢出水來。而在小房子裡生活則是練習物品管理很好的契機,因為房子小,你必須善用每個空間角落,讓它發揮到極致,對物品的定義也不再是只能ㄧ項功能的選擇,ㄧ物多用也讓屋主更能發揮生活創意,因為房子小,在購物時會更仔細的去審視物品是「需要」還是「想要」,能夠更精準的購物。

樂觀面對 , 不抱怨生活

書中屋主正向樂觀的活在當下的態度,是我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精神。

我也曾經埋怨房價太高,自責自己能力不足,無法有豐裕的經濟來源購買大房子,但實際上活在當下,面對當前的環境,解決目前的問題,是我在每位屋主中看到的精神,你不必將就過日子,只要轉個彎換個方式ㄧ樣可以擁有舒適自在的生活。

我們目前一家四口,居住在室內約22坪三房兩廳的房子,隨著孩子長大,物品增加,原本還算舒適的空間,慢慢得顯得壅擠雜亂,所以我與先生萌生了換更大房子的想法,我們鎖定目前住家附近區域的房子,偏偏這區域的房價不斷飆漲,像無情的情人一去不復返,我們也一直糾結著,擔憂著現在不買以後買不起的想法,一直在買與不買間拔河。

不堅持住大房子,反而擁有更自在的人生

現在的世界是平的,孩子將來在就學就業有更多的選擇,未必會一直與我們同住,我要因為未來的不確定而擔憂嗎?

隨著這一年來房價的飆漲,為了換取更大的房子,我們要再多打拼好幾10年,日復一日的早出晚歸的工作,犧牲與家人相處陪伴孩子的時間,我們總是希望給孩子更舒適的生活環境,但這樣的環境沒有父母的陪伴,它還算是好的環境嗎?

不可否認,也許我是因為經濟關係無法住在更大的房子,一般人追求更大、更多好像也是合乎常理,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需要更大、更多嗎?

經歷一年多的看屋歷程,突然間,我有另一種體悟與解脫的舒暢感,如果繼續住在小房子裡,我們減少了房貸的壓力,生活上有餘裕去做我們想要做的事,帶孩子旅遊認識世界(雖然這兩年因為疫情關係應該很難),讓他們參與他們有興趣的課外活動,沒有沉重的房貸,我們生活也能更自在愉快。

雖然目前我家還無法達到沒有多餘物品的境界,但我自己一直朝著這樣的生活方式前進,我相信,每件事情都是一體兩面,試著在劣勢中找出優點,並且將優點極大化,是我在這本書得到的啟發,我發現,我開始慢慢愛上我家的小房子。

作者: 加藤郷子(Kato kyoko)
出版社:采實文化
出版年:2018

You may also like